10月23日晚七点,第十一届金秋外语节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在外文楼B座10楼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最终选手杨曼琳、张源和汪奥娜凭借出色表现脱颖而出,并将代表我校参加一系列国家级英语演讲比赛。
此次参加决赛的共有15位同学,他们通过抽签决定出场顺序。比赛的第一环节是命题演讲,题目是"University as I see it"(“我眼中的大学”),时长三分钟。接下来根据抽到的题号,选手们进行两分钟的即兴演讲,而在此之前他们有大约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。最后是评委的提问环节。
此次比赛邀请到了电子娱乐城
的八位老师作为评委,他们分别是两位外教Sarah和Robert,李颖玉老师、彭凤玲老师、常虹老师、马玉老师、吴洁莹老师以及邹郝晶老师。他(她)们依据选手的演讲内容﹑英语表达的标准程度、表达方式和现场反应打出分数。
由于这次比赛没有年级限制,所以除了新生外,我们也能见到一些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身影,他们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现。
谈到“我眼中的大学生活”,选手们似乎都很有感触。有人提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和想象中的有很大差别,但他们必须学会去适应;有人说大学教会了他必备的知识和技能;也有人说大学让她学会了爱与感恩。他们的发音很标准,演讲过程流利,现场感染力很强,观众都被他们的演讲及背后的故事所吸引。现场不时能听到欢笑声和掌声。
在即兴演讲环节,选手们更多地谈到了他们对现实问题的看法。比如高升的房价﹑节假日的调整﹑拜金主义﹑留学热﹑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等。选手们反应灵敏,能够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组织好语言并进行展示。
如果说前两个环节更多地是考察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,那么最后的提问环节则体现了选手的应变力。但Sarah的问题似乎并未难倒选手们。他们结合自身的经历都谈了自己的看法。在被问及“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哪一个更重要”时,杨曼琳同学举了自己支教的实例:“课本中的英语知识我都知道,但仅此而已。而在支教活动中,当我把音标一个个教给小孩子的时候,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这些是课本中学不到的。”她的回答打动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,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两个多小时的比赛很快接近尾声,Sarah对这次演讲比赛做了点评。她认为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在课堂内外的收获,演讲很精彩也很有趣。同时她也鼓励大家要敢于开口说,不要害怕说错。
赛后,一位评委老师谈到,尽管一些选手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,新生可能有一点紧张,在技巧上有一定的欠缺,但总体来看,选手们的英语水平都相当高,作为老师她感到很欣慰。选手李予佳也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心得体会:“上台前肯定会紧张,但一旦站到台前,进入状态就没问题了。”对于大家的表现,她也表示:“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。演讲的形式有很多,因人而异,但重要的是核心内容。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,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,所以无所谓输赢。”
最后,所有评委老师和参赛选手一起合影留念。这张“全家福”象征着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,也表现出每一位参与者的兴奋与骄傲。